空间差
凯伦 史密斯
2012
 
主题中选择“liminal”一词形容这次展览,更多地表明了王思顺的艺术定位,甚至比他原本设想的更要确切。这里,“空间差”(Liminal Space)的定义是指感官意识的临界值,而“liminal”意指某种临界点,一旦超过这个界限,任何感觉就变得过于微妙,进而难以觉察。这个展览中的作品也恰恰让人有此感受,却也更暗合了王思顺的艺术本质。迄今为止,综观他短暂的职业生涯,他的作品将细腻微妙的特质发挥到极限:他的作品很沉静,甚至有点单薄,并不总是具有视觉刺激牲,与极简抽象派艺术家的作品相比,也许更富含“禅意”,关注的也都是些理性问题。从这个语境来看,除非观者希望看见的是像没顶公司(Madeln)和赵要创作的那种宛如视觉盛宴般的作品,否则展览“空间差”不会让人失望。
    进入画廊,大多数观众可能会停下脚步,环顾四周的广阔空间,试图找出这个展览中正在展出的作品。展览空间中有几个结实的白色柱子,而其中一根柱子后面若隐若现地竖立着一个巨大的炭黑的铁灰色物体,尽管它不及白色柱子的一半高度,在形状上却隐约与之相互呼应。第一眼看过去,这个沉默的铁盒子并未显现任何“艺术”性,在它的左边,还倾斜放置着一个钴蓝色的条状物,而空间中的其他所有陈列物都是灰色的。看到这些,假如参观者是一个不太有耐心的人,他可能就会掉头而去了。更何况在邻近展厅中,行为艺术家胡向前的个展“主演”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出,显然更加热闹。相较之下,这一刻,王思顺的展览空间突然变得有些边缘化,不受人注视。
    假如妤奇心能够驱使观者向前迈进几步,那么,一切都会有所改观。现在,那个竖立在面前的几何形灰色立方体,以及斜靠在墙上的单薄的蓝色细长条物体,它们所呈现的视觉感自然而然引申出第三件作品的存在。在进入展厅的通道右边的地板上有一个塑料瓶盖,带着一种人工合成的黄色色调,与房间另一边的钻蓝色构成完美的互补色调。在画廊的灰色地板上,这一抹小小的亮色调,很容易让人忽略它的存在。
    我们可能会在街道上看见这些东西,但很少会有人再去深想,更多的是责备哪个粗心的路人没有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而是扔在了这儿或那儿。但这个黄色的瓶盖显然是不一样的,因为,在它的周围用粉笔画了一个白色圆圈,好像为了标出一个禁区,一个任何旁观者都不可通过的边界。当然这个圈往的范围如此之小,也容不下观者通过。白色粉笔线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警方封锁以及和事故有关的一切。但在一个画廊空间中,如果为了阻止观者向前,那么可能会出现栏杆或“请勿触摸”的禁止标示,而不是只在地板上画一根细细的粉笔线。很显然,在选择运用何种物体作为表达媒介这一问题上,王思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事实上,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它们并一目了然、显而易见的。这个瓶盖的作品名为《欲望又N分之一》。一开始创作这件作品时,王思顺把瓶盖随意地扔在了画廊的地板上,然后绕着它画了个圈,接着,他一遍又一遍地扔着瓶盖,直到它“完美”地落在粉笔圈内。这才醒悟,“啊”,原来这个创作并不像它最初看起来那么简单。这是艺术家唯一一件与“行为”有关的作品。除此之外,艺术家还准备了另外一个“行为”作品,供观者亲自尝试:一朵白玫瑰固定在墙壁上,花苞朝下。按王思顺的指点,正确观赏这个作品的方法是“背对着作品弯下腰,从两腿之间去看花开”。
    双腿分开这个主题也和矗立在柱子附近的那个神秘的、赫然出现的钢化外形(事实上是花岗岩)的小塔有关,它黑黢黢的静态模样,在空荡荡的空间中显得来势汹汹。走进细看,才发现它是一个倒三角形,用艺术家的话具体地说,就是“等腰三角形,钝角度为105°。105°正好是凌晨两点半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角度。”这是对理性逻辑的把玩,一个随意联想。但是,正如艺术家指出的那样,这是一个“不错的角度”,“这个角度的表情既没有锐角的紧张和神经质,也没有直角那么必然和严肃,这个角度像是涣散疲软的神经或是慵懒散开的大腿”。那么,那个靠在墙上的蓝色杆子又代表着什么呢?据悉,王思顺在无意中注意到一根钢杆“斜着倚靠在黑桥的一个工棚上”,而这个作品则是对这个场景的完美再现。艺术家将这个作品称为《忧伤的角度》,因为,从他的思维方式来看,“那种蓝色和那倾斜的角度,非常忧郁。”王思顺的作品也许显得很简单、形象化,甚至与通常所谓的“艺术”恰好相反。但透过这不多的几件作品,人们能够感受到他的灵感和推动力,并最终与其展览标题中的“liminal”(边界化)相呼应,它预示着艺术家已然站在了某个未知却又充满希望、前途无量的临界点上。

Top